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共同組成了采訪團進行“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接下來記者們來到了金沙江邊,采訪搶渡金沙江的傳奇歷史,了解紅軍戰(zhàn)士與麗江各族群眾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魚水深情”。【微信用戶請點擊頁面左下方“閱讀原文”觀看此條新聞視頻】
玉龍縣石鼓鎮(zhèn),7月的金沙江波濤滾滾,水流湍急。83年前,紅二、紅六軍團在這里全面展開了搶渡金沙江的壯舉,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順利實現(xiàn)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移。渡江之前,還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在金沙江木取獨紅軍渡口,65歲的新華村村民王曙軒,一字不漏地背出了當年賀龍總司令寫給自己的爺爺王纘賢的親筆信。時間回到1936年那個4月,紅二、紅六軍團抵達石鼓后,江邊僅有一條一次只能渡10人的小船。因為在紅軍到來前,國民黨下令金沙江西南面不準停船,并銷毀了部分船只。
找船渡江迫在眉睫,這時有人向紅二、紅六軍團總指揮賀龍推薦了開明人士王纘賢,于是賀龍?zhí)峁P寫下了這封給王纘賢的信。
紅軍紀律嚴明、以禮待人的作風迅速在金沙江兩岸傳開。兩岸群眾明白了,這是一支自己的隊伍、這是一支為了勞苦大眾的軍隊。很快, 7條木船、28名船工在金沙江邊集結完畢。
速度是紅軍擺脫國民黨軍隊追擊的第一要素,為此,28名船工晝夜不停搶渡。4月27日中午,一艘渡船因同時載了40多個紅軍指戰(zhàn)員,在江心不幸沉沒。危急之時,船工彭老三立即將自己掌舵的木船迅速劃到出事地點,將21名紅軍救上了船。而船工尹學富則奮不顧身地劃著一只木筏,在下游救起了兩名紅軍戰(zhàn)士。
這名救人的船工尹學富,正是紅軍進古城的時候從監(jiān)牢里救出的48名無辜百姓之一。尹學富被紅軍從牢里救出來后,心存感激,自愿給紅軍渡江當向導,幫紅軍找木頭、修木船、扎木筏。尹學富正是玉龍縣黎明鄉(xiāng)茨科北寨村村民尹正國的爺爺。在尹正國的記憶里,與紅軍在一起的這4天4夜是爺爺常常對他提起的。
記者/趙奇旺 于烈鷹 李琳瑛(實習)袁 楊 和 平(實習)
責編/陳 敏 李 鐵
監(jiān)制/和紅軍 和麗星 余金山
終審/閔文新 總監(jiān)制/馬 湘
新聞熱線/0888—5122344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
(發(fā)稿編輯:本臺報道)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