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久久,一本伊人久久无码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中文,久久亚洲欧洲无码中文

  • <rt id="wc3h4"><menuitem id="wc3h4"><ins id="wc3h4"></ins></menuitem></rt>
  • <progress id="wc3h4"><p id="wc3h4"></p></progress>
  • <var id="wc3h4"><track id="wc3h4"></track></var>

  • 憶往昔崢嶸歲月 賡續(xù)紅色精神

    2021-05-31 14:46:21 閱讀量37532 字數(shù)2846

        繼承和弘揚革命先輩們的革命斗爭精神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課題。為了在緬懷歷史的同時,推進滇西北革命根據(jù)地邊縱七支隊紀念館項目的順利實施,充實紀念館的歷史性和真實性,我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到來之際,拜訪了為麗江解放而努力奮戰(zhàn)的“邊縱”七支隊老戰(zhàn)士,重溫了那段崢嶸歲月,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不忘初心的“邊縱”七支隊老戰(zhàn)士

        “邊縱”七支隊,即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第七支隊,它是以滇西北各族兒女為主體的一支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為滇西北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和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拜訪“邊縱”七支隊老戰(zhàn)士的過程中,感覺他們離休后的生活都過得很幸福,兒孫滿堂,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他們也不忘感恩偉大的黨,沒有忘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每一位“邊縱”七支隊的老戰(zhàn)士都有一枚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當老戰(zhàn)士們把它掛在胸前時,就是對黨和人民忠誠的赤子之心地美好呈現(xiàn)。除此之外,還有那一枚枚令他們記憶猶新的軍功章,既是他們?yōu)閲瞰I的最好證明,又是不朽的豐碑,我們的心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戰(zhàn)爭和歲月的洗禮,給他們身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年在“邊縱”七支隊三十三團三營擔任過教導員的和耕老人,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人民的兒子,離休后的他繼續(xù)做著他想做的事,依然和年輕時一樣喜歡閱讀,看新聞,了解國家時事,為退休黨員講黨課,不斷用自己的言行踐行著為黨奉獻終生的諾言。曾出版過一本《三江足跡——和耕回憶錄》,主要記錄了他從貢山縣一個目不識丁的傈僳族毛頭小伙,成長為怒江北端第一位傈僳族共產黨員直至黨的優(yōu)秀干部的光榮一生。他的奮斗歷程,仿佛就是云南邊疆民族地區(qū)發(fā)展變化的縮影。


        除此之外,和耕同志曾為受“2018年麗江特大洪災”影響的災區(qū)群眾,獻上通過平時自己省吃儉用節(jié)約下來的一份愛心,之前他還資助了3名貧困大學生兩萬元,幫助他們完成學業(yè)。雖然如今他已是99歲高齡,一只眼睛失明,生活難以自理,但是當我們一提起“邊縱”七支隊的往事,老人家立刻慷慨激昂,用不太清楚地語調給我們講了一些令大家難以忘懷的往事,并為黨和人民獻上了最衷心的祝福。


        通過采拜訪“邊縱”七支隊老戰(zhàn)士,感受到了老一輩共產黨員的優(yōu)秀模范,時刻不忘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祝愿祖國繁榮昌盛的美好愿景。這讓我們這些奮斗在各行各業(yè)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深刻體會到當年要是沒有他們一樣,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yè)浴血奮戰(zhàn)的無數(shù)愛國仁人志士,那也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追憶往事


        據(jù)和耕老人的兒子介紹,這位來自怒江州的第一位傈僳族共產黨員,年輕時非常勤奮好學,不辭辛勞來到鶴慶師范學校接受先進文化,這在當時生產力和生產水平低下的怒江僳傈族地區(qū)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來到校園后更是意氣風發(fā),因家境貧寒而穿上鞋被人稱為“赤腳大仙”,可在籃球場上的表現(xiàn)卻猶如“空中飛人”;思想也很先進,受革命進步思想的影響,秘密加入了黨的外圍組織“民盟支部”,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9年2月,正式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同年5月12日,帶領維西中學的師生為“5.12”暴動制造了強大聲勢,維西“5.12”暴動勝利后,他按照滇西工委的指示,對維西農民自衛(wèi)大隊進行了集中整訓。1949年6月,受中共滇西工委派遣,和耕同志作為代表與另外兩名同伴一起赤手空拳進入碧江,以過人的膽識和機智促成和談成功,宣告碧江和平解放。隨后,在其主持下,1949年8月貢山和平解放。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怒江州實現(xiàn)全境解放。解放后,和耕同志依然全力以赴地為邊疆地區(qū)民族宗教團結有序、邊防穩(wěn)固、人民群眾生活改善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其實,“邊縱”七支隊的許多老戰(zhàn)士都與和耕同志一樣經歷過炮火的洗禮,但是他們無論何時都永葆共產黨員的本色,堅貞不屈,矢志不渝地為麗江解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而奮斗。


        以“邊縱”七支隊為代表的滇西北各族人民,為滇西北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和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滇西北革命根據(jù)地是全國唯一一個在多民族、多社會形態(tài)的地區(qū)建立的革命根據(jù)地,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與邊遠民族地區(qū)實際相結合的一個成功典范,其特色和精神值得進一步挖掘與闡發(fā)。


    傳承紅色精神


        傳承紅色精神,就是要從革命先輩的身上汲取精神養(yǎng)分,堅守共產黨人前進道路上的初心和方向。


        “邊縱”七支隊所留下的紅色精神,一直滋養(yǎng)著麗江這片熱土,也砥礪著各族人民英勇奮斗,頑強拼搏,涌現(xiàn)出了一批又一批傳承紅色精神的優(yōu)秀典范。作為“邊縱”七支隊戰(zhàn)士的后人,原麗江市委黨史研究室副調研員和鋼算是其中的一位優(yōu)秀代表,他一直謹記父親和樹華(原“邊縱”七支隊老戰(zhàn)士)的教導,繼承了紅色家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中國共產黨有著一份特殊的情結,于1978年12月入黨,下過鄉(xiāng)、進過廠、當過兵,參加過1979年的對越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1985年至今一直從事黨史研究和黨務工作,從事黨史工作30余年,是麗江市最資深的黨史工作者。參與和主持編纂麗江市全部黨史資料征集、整理、編纂和研究工作。


        和鋼老師算得上是當代麗江紅色精神的“播種機”,曾無數(shù)次聲情并茂為大家講述過紅軍在麗江的故事,黨的光輝故事、紅色精神、偉大成就,鼓舞了許多年輕人發(fā)揚紅軍艱苦奮斗的精神,奮勇拼搏。


        通過采訪“邊縱”七支隊老戰(zhàn)士,了解這份塵封已久的紅色檔案,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路詮釋了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讓我對于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啟航新征程有了更加迫切的愿望,這種愿望促使我努力工作,決心為麗江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經濟發(fā)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斑吙v”七支隊老戰(zhàn)士就是我們麗江人民的英雄和先鋒,百年崢嶸,記載著信念之堅,激蕩著英雄之氣。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作為共產黨員更應該主動學史崇德,初心如磐,賡續(xù)百年黨史紅色基因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


    作者:

    姓名:和昇(麗江納西文化產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88-5112277 舉報郵箱:LjrmTS@163.com
    版權聲明:麗江網網頁所涉及的任何資料的版權均屬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和資料提供者所有。未經麗江市融媒體中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麗江網的上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