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
娥昌民族服飾有限公司里
電腦控制下的繡花機、織布機和
整經機一字排開
數(shù)以千計的鋼針正來回穿梭編織
阿昌族織錦技藝歷史悠久
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如今
這項古老技藝在阿昌族姑娘尹春煥手里
得到了更加鮮活實用的傳承
尹春煥是梁河縣
土生土長的阿昌族姑娘
自小伴隨織機長大
母親擁有高超的織錦技藝
但由于織錦和市場需求脫節(jié)
難以從中獲得理想的收入
于是
尹春煥萌生了對織錦進行創(chuàng)新的想法
讓那些代表祖輩智慧與心血的
織錦能夠為群眾生活帶來幫助
“傳統(tǒng)織錦靠手工制作
耗時又費力,而且成本比較高
我們通過數(shù)字化進行設計排版
用繡花機把它繡出來
這樣來做文創(chuàng)產品的話
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
尹春煥說
2018年4月
尹春煥注冊成立了自己的民族服飾公司
4個月后向市場推出了
第一條機織阿昌族筒裙
短短6年
尹春煥帶領公司員工通過數(shù)字技術
數(shù)字化采集和數(shù)據庫存儲等方式
激活多彩紋樣
通過反復研究改良
實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產品批量生產
并借助旅游平臺將阿昌族系列織品
推廣到了全國多個城市和海外市場
2023年公司產值達400多萬元
2024年上半年
更是創(chuàng)下了單月銷售額40萬元的銷售紀錄
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
公司不僅帶動了村民的就業(yè)
增加了村民家庭收入
對于阿昌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
阿昌族織錦技藝已經
被廣泛運用到了日常服裝
鞋包及各類生活裝飾中
在織機聲里
七彩絲線織出了
阿昌族如花似錦的新生活
策劃:曹璐 包濤 沐旭 楊昊
統(tǒng)籌:羅蓉嬋 吳珺
資料:德宏州委宣傳部 梁河縣委宣傳部 梁河融媒體中心
信息員:胡佩靈
設計:鮑子仟
編輯: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