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久久,一本伊人久久无码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中文,久久亚洲欧洲无码中文

  • <rt id="wc3h4"><menuitem id="wc3h4"><ins id="wc3h4"></ins></menuitem></rt>
  • <progress id="wc3h4"><p id="wc3h4"></p></progress>
  • <var id="wc3h4"><track id="wc3h4"></track></var>

  • 【鄉(xiāng)愁麗江】與柬埔寨的朋友聊麗江古城

    2024-06-11 21:58:02 閱讀量8041 字數(shù)3666

    與柬埔寨的朋友聊麗江古城

    ——在“‘游云南,看吳哥’遺產地之聲系列活動”上的致辭

    木基元(西南林大)文?圖


    我是來自云南省麗江市的一名納西族學者,現(xiàn)任西南林業(yè)大學教授、云南省民俗學會會長,很高興接受柬埔寨王國新聞部,以及云南省政府新聞辦的邀請,代表麗江古城參加此次“‘游云南,看吳哥’遺產地之聲系列活動”,分享《我家住在遺產地》的麗江故事。


    一、中柬友誼源遠流長


    “游云南 看吳哥”活動現(xiàn)場。


    柬埔寨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度,其世界遺產主要包括吳哥窟和帕威夏塔廟。柬埔寨與中國的友誼源遠流長,云南省臨滄市硝洞發(fā)現(xiàn)目前最早的和平文化遺址,巴戎寺壁畫中兩國軍隊一起出征抵御外敵的壯觀場面,是中柬兩國密切聯(lián)系的見證;新中國成立以來,中柬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造的傳統(tǒng)友誼歷久彌堅,是友好鄰邦和“鐵桿”朋友;近年來,柬埔寨王國與云南省在友好城市關系、文化交流、旅游合作以及教育農業(yè)等多領域開展合作,共同促進了地區(qū)的發(fā)展和繁榮,成績斐然,其中就有我的家鄉(xiāng)麗江市。自2018年5月8日麗江市與柏威夏省締結為國際友好城市以來,雙方持續(xù)在農業(yè)、商貿、文化、旅游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等領域積極開展友好交流與合作。


    二、麗江古城的不凡魅力

    麗江市地處青藏高原東南,橫斷山脈東部,總面積2.06萬平方千米,到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125萬人,是中國唯一的集文化、自然、記憶3項世界遺產桂冠的地級市。麗江有歐亞大陸離赤道最近的現(xiàn)代冰川雪山玉龍雪山,有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核心區(qū)域老君山,境內有1.3萬多種植物,約占全國植物種類的一半;麗江有“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文,白沙壁畫、新石器時代的金沙江巖畫群,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民族文化產品成果接連推新;麗江有豐富的山水人文風光,全市有104個景區(qū)景點,其中,國家A級景區(qū)20個。通達條件便利,旅游服務設施齊備,文化豐富多彩,人民熱情好客,城市安全和諧,2023年接待國內外游客6808.27萬人次。


    “我家住在遺產地”故事分享。


    麗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紀后期),面積為7.279平方千米,體現(xiàn)著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在玉龍雪山的滋養(yǎng)下,納西族在它的腳下生存發(fā)展。雪山融水流經全城,充滿生態(tài)智慧的供水系統(tǒng)賦予古城不息的生機。在玉泉水的流轉中,麗江人的生活空間縱情生長。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傳統(tǒng)民居保存著古城的建筑基因。打開納西東巴古籍文獻,神秘的字符里跳動著納西人的宇宙與家園;沉浸于納西古樂,千里之外的唐宋遺音在西南邊陲繞梁不絕。茶馬交響,律動千年,納西族聚居的麗江,兼收并蓄漢、白、藏等各民族的文化精華。多元融匯、共建共享是這座小城與生俱來的氣質,更一直延續(xù)著古城的肌理與風貌。25年來,對世界遺產的保護、利用,為麗江的發(fā)展注入不竭動力,麗江故事在世界遺產語境中得到最美詮釋。


    三、我與麗江古城的一生情

    我于1962年出生在麗江古城,少年時的記憶總是讓人難忘,五彩石板路、玉龍山的雪水、麗江地區(qū)中學的朗讀聲見證了我的成長,兩分錢的巴掌涼粉成為一輩子的最愛。我從麗江古城出發(fā)到省城求學,服務過桑梓、游歷過世界各地后再回到高校。盡管工作地點、性質有所變化,我都將云南的世界遺產保護研究作為自己的天職,堅守著云南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初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請容許我向朋友們講述其中的幾個故事。


    1983年大學畢業(yè)時,我被分配到麗江地區(qū)文物管理所。兩年多的時間里,我跑遍了麗江地區(qū)的所有鄉(xiāng)(鎮(zhèn)),對麗江地區(qū)的文物保護了然于心,還調查了金沙江河谷石棺葬、東漢蜀郡鐵鍤等重要文物,考古學界從此有了納西族學者清脆的聲音。我還與師友一道潛心調研,精心撰寫申報材料,為麗江古城成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奉獻了青春與智慧。


     1996年2月3日,一場7級地震猝然降臨美麗的麗江。此時,我已被調到云南民族博物館工作兩年多。震后次日,我便返回家鄉(xiāng)查看災情、探視家人,并適時提出文化保護對策,還與納西族著名學者郭大烈挺身而出,分別在麗江、昆明組織“震后麗江古城修復與文化保護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積極發(fā)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作了宣傳報道。


    作者分享“我與麗江古城”保護故事。


    2005年以來,非遺保護成為文化保護新常態(tài)。在政府主導下,麗江各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成為世界遺產保護地的一大亮點。有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的納西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三多節(jié)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及民俗價值,其他各民族的非遺資源也異彩紛呈。2009年春,我被調入西南林業(yè)大學,后來一直得到主管部門及各級領導的支持,受聘為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級非遺項目評審專家、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一方面,我積極指導家鄉(xiāng)的文化主管部門挖掘優(yōu)勢資源,反復修改文本,提升內涵質量;另一方面,我動員國家級、省級專家深入現(xiàn)場把脈問診,政府因勢利導,組織節(jié)日活動和學術研討,使更多的人士從多層面了解三多節(jié)等項目的來龍去脈及價值所在。2021年文化遺產日之際,納西族三多節(jié)、納西族童謠、普米族“拈達則”封山儀式、永勝掐絲琺瑯制作技藝等4項被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使麗江市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增加到8項。


    回首40余載歷程,我無怨無悔地投身云南的世界遺產保護研究,竭力為云南非遺鼓與呼,以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一些成績。我執(zhí)筆的材料曾獲國家民委調研報告一等獎;先后主持過國家、省級以上課題7項,出版了《云南歷史文化名城研究》《守望麗江》等10部著作,發(fā)表論文近百篇;多次獲得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并被云南省政府授予“特殊津貼專家”稱號。


    四、我的麗江古城保護觀

    2008年9月,在全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日子里,麗江被確定為改革開放的18個典型地區(qū)之一。麗江的經驗被高度概括為:“利用當?shù)貎?yōu)勢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做精旅游產業(yè),推動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以旅游業(yè)帶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從一座名不見經傳的西南邊陲小鎮(zhèn)發(fā)展成為富裕繁榮文明和諧的世界級旅游文化名城,麗江在前進道路上進行了大膽有益的嘗試,展現(xiàn)了一幅色彩絢麗的發(fā)展美景,也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科學發(fā)展的強大力量?!?/p>


    作為一名從小生活在古城的居民,又是一位長期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學者,我對歷史文化名城及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有著與生俱來的情結。作為學者,我通過廝守麗江古城大半輩子,以及從事文化遺產研究的感悟,我有如下兩方面的見解與認識。


    首先,傾訴一位土生土長的納西人的感言。我高興地見到父老鄉(xiāng)親立足于自身獨特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與自然生態(tài)資源,以旅游發(fā)展促進古城保護,通過嚴格保護與管理,并適度進行開發(fā)利用,人民生活日漸富足、地方形象日新月異,為中國的古城保護探出了路子,也為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依托自身優(yōu)勢加快發(fā)展起到了示范作用。誠然,也必須正視這樣的現(xiàn)實:在強大的旅游人潮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下,古城里的許多居民大量外遷,兒時隨處可見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如何原真性地保護本土文化成為我的憂思,如,納西族的語言、文字、建筑、服飾、習俗、禮儀等,許多正在失傳,或處于瀕危狀態(tài),有待統(tǒng)籌安排后加大搶救和保護力度。


    其次,表達一位遺產專家的心聲。作為一位從歷史文化名城里成長后走進遺產保護領域的少數(shù)民族學者,40年來,我始終關注著各個地方的名城和遺產地的保護與發(fā)展,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歸納為4句話:歷史文化名城的立法是首要的基礎;科學規(guī)劃是實施保護的前提;嚴格保護是永葆名城魅力的關鍵;發(fā)展利用是名城保護的出路。麗江古城開放性地吸納漢、藏、白等民族的文化精華,不斷與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納西族主體文化得到不斷地豐富與繼承、發(fā)展。麗江古城申遺成功25年來,通過政府主導、企業(yè)運作、社會參與等模式,成功實現(xiàn)了麗江古城的保護、利用,對經濟發(fā)展、產業(yè)發(fā)展、城市化發(fā)展的貢獻有目共睹,對文化事業(yè)的進步、區(qū)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體制創(chuàng)新的貢獻也不可小覷。在著眼未來的關鍵時刻,我們應該跳出麗江看發(fā)展,從更加寬闊的視野考量保護遺產地,不斷完善切實的規(guī)劃;對名城的生態(tài)和人文環(huán)境進行整體保護;加強對名城文化價值的研究;擴大對名城的文化景觀、文化線路、20世紀遺產等的考察、研究,進一步挖掘名城的農業(yè)景觀、水利灌溉、自然地貌等方面的潛力。


    參與“‘游云南,看吳哥’遺產地之聲系列活動”,我感到無比自豪。麗江遺產地的保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對此也有所作為。我發(fā)自內心地感嘆,這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巨變之縮影,感恩偉大的祖國,感謝勤勞的人民。


    文化無國度,山水聚知音?!啊卧颇?,看吳哥’遺產地之聲系列活動”將為我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搭建良好的平臺。中共麗江市委、市政府,以及廣大的人民,都非常珍惜這一良好的學習交流機會。


    衷心祝愿兩國遺產地加強合作,期望得到更好更快地發(fā)展。祝愿兩國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圖片

    編輯/和潤黃

    責編/李映芳

    終審/譚元懷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88-5112277 舉報郵箱:LjrmTS@163.com
    版權聲明:麗江網網頁所涉及的任何資料的版權均屬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和資料提供者所有。未經麗江市融媒體中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麗江網的上述內容。